2019年法國之路 - 學會隨遇而安
今天風很大,一整天都是走上坡、下坡路段,一路上天氣時睛時雨,每當走過了一個山頭,以為前面是平地,誰知道又是另一個山坡在前面等著你,這好像人生一樣,失意時你以為已經跌至谷底,誰知低處未算低,別無選擇的唯有一直往前走,靜待黎明的出現。走這條路的時候,有太多的時間給你去思考,去沉澱。生命只是匆匆的數十年,別再為賦新詞強說愁,別再浪費時間在抱怨,別再跟自己過不去,努力去做不會等於成功,人有時候即使窮其一生也有太多的事情不能控制,也不能改變,只要明白自己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已經足夠,人生不也是如此,一切的起落跌岩,甜酸苦辣,好與壞也學會欣然接受,學習面對失敗,學會隨遇而安,有時候也是一種激勵人向前走的原動力。
走在路上一個多星期,頭幾天因為腳傷以為撐不過來,到後來已經適應了在負重的情況下長時間走路,每天都是這樣走著,雙腳開始變得有力,身體也漸漸適應了,體能也是一天比一天好,當你做到之後,你會發覺原來可以走得比想像中還要遠,現在每天早上醒來就是想著今天要走多遠,可以走到那裡。其實走這條路,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走得完,只要量力而為,每天走多少都可以,在路上遇到一位來自美國的媽媽,她獨自一人來走,因為有腰患在身,每天都經庇護所托運行李然後輕裝上路以減輕腰部所承受的壓力,而且每日只走 8-10公里,所以每天都可以很輕鬆的走在路上。其實走朝聖之路,只要你有時間,每個人都可以走得完。
迎來晨光第一線
一個多小時後,到達第一個小鎮 Azofra,時間尚早,整個鎮只有路過的朝聖者,是一個小村莊,Azofra 阿拉伯語的意思是致敬,人口少於300人,也是法國之路其中一個必經的地方,這𥚃並沒有特別關於宗教或歷史的建築物,只有一座建於17-18世紀獻給天使聖母的教堂 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
街道牆角上的黃箭指示
今天所走的都是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及麥田
黃泥路,朝聖者最怕的是下雨天走這些路
回首來時路,一步一腳印
一路上看到很多十字架或石堆,部分朝聖者帶著對故人的思念前來走,可能對他們來說走這條路的意義是以另一種方式去跟逝者告別
今天的第二個小鎮 Ciruena,一個很小的村落,
朝聖者的剪影
途中經過一間 Café bar
朝聖路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沒吃午餐,因為當你一心一意的想著快點到達目的地,就會忘卻飢餓,走朝聖路,也是給你一個減磅的機會
往聖多明各的路上
一路上走來,天色已時晴時陰時雨,偶爾還刮起強風來
走過一望無際的麥田,是值秋末初冬,部分麥田正在翻土以待明年春耕,翻壤後的土地顏色變得色彩繽紛,很美的一段路,如果在夏天前來,一大片綠色麥田的景色應該美極了
週邊的風景很美,但配上了灰濛濛的天空加上下著微雨,白白浪費這美麗景色,如果是藍色天空拍起照來一定很美
這位美國男孩獨自一人來走朝聖之路,這幾天一直在路上遇到他,晚上又住在同一庇護所內,我們每天都是同一時間出發,偶爾會一起走一段路,然後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通常都是他先行到埗,每次我們到達庇護所時便會看見他坐在附近的Bar Café正在悠閒地呷著啤酒
前面的路好像地平線一樣連成一起,彷彿是走在通往天堂的路
頭頂上的天空,一直都是烏雲密佈,沿路沒有任何遮蔽物或可以用作避雨的地方,即使遇到了狂風暴雨也只能夠一直的往前走,沒有退路,幸好今天雨勢不大
聖多名各城鎮就在前方不遠處
這朝聖標誌是聖多名各當地政府在 2019年新建的
很特別的設計,無論在那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手持朝聖仗的朝聖者
終於到達今天的大城市聖多明各 - 德拉卡爾薩達 Santo Domingo de la Calzada,這個建於11世紀是朝聖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站,也是很多朝聖者喜歡停留的地方
跟著黃箭進入舊城區
聖多明各這個地方後來成為朝聖之路必經的地方,沿路所見市中心有很多新建成的樓房,大概是得益於每年正在不斷增加的朝聖者,讓這裡經濟能夠得到迅速發展
遊客中心
今早一起出發的朝聖者大部份都選擇在聖多明各過夜,但因為我們想多走7公里到下一個小鎮 Granon格拉農入住,這意味著要跟一起走了一個多星期的朝聖者們說再見,也許我們以後再也沒有機會碰到了,朝聖路上,大家都是走走停停,來來回回,像過客一樣
在聖多明各裡每間餐廳外牆上都有他們獨特的朝聖標誌
Catedral de Santo Domingo de la Calzada 聖多明各德拉卡爾蕯達主教堂,始建於1158 年羅馬式建築天主教教堂,在1537-1540 年期間重新修建時加入哥特式及巴洛克風格,教堂內部最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建於15世紀哥特式建築風格的雞舍,內裡各有一隻公雞及母雞,是為了紀念傳說中被絞死的朝聖者的故事,大教堂的地下室是各個聖人的墳墓及藏著聖多名各的遺物,聖多明各德拉卡爾蕯達在1109年死後也埋葬於大教堂的地下室,留意參觀教堂是分段收費的
La Cruz de los Valientes
15世紀時格拉尼翁和聖多明各時常因為兩地之間土地的擁有權而紛爭不斷,最後雙方決定以徒手博繋來解決,當時代表著格拉尼翁的青年Martín García 最終勝出並贏得這片土地,這座十字架是紀念那次比賽取得勝利。
這對韓國年青男女也是這幾天一路上一直都遇見,有時候是我們走得比他們快,有時候走在他們身後,但最後還是會在庇護所會碰面
今天的目的地 Grañón 格拉尼翁,屬於拉里奧哈自治區內最後的一個小鎮,總面積只佔 31平方公里,人囗少於 300,這地方以往一直是用來防禦的邊境城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9世紀,由當時的萊昂國王建立,這地方在11世紀後期曾經捲入納瓦拉國王和卡斯蒂利亞國王之間的領土戰爭
走入村時沿路城牆上的塗鴉都是關於朝聖故事
Iglesia de San Juan Bautista 建於 14至15 世紀之間的教堂,鐘樓是在17、18世紀之後才加建
今晚住的私人庇護所,是由一間古老平房改建而成
Albergue Ave de Paso
Address : Calle el Cano, 18, 26259 Granon, La Rioja
Tel : +34 666 80 10 51
主人家夫婦的漫畫像,他們已經走了好幾次朝聖路
老闆住在附近另一處,下午五點放下門匙留下聯絡電話就跟我們道別,這間庇護所在 2015年 7月才開始接待朝聖者
飯廳一角,煑食用具齊備,可以自行煑食
鎮上唯一的一間餐廳,餐廳老闆跟我一樣是畢家索的忠實粉絲
My Way
Address : Plaza de la Iglesia, 4, 26259 Granon, La Rioja
Tel : +34 656 60 52 72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