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國之路 - 浴火重生的畢爾包
畢爾包位於西班牙北部靠近沿海的一個大城市,這個地方以重工業起家,從上世紀發展鋼鐵及礦業開採到後來的造船業,畢爾包曾經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發達工業區,可惜隨著周邊其他競爭對手如東歐及亞洲國家的低廉工資影響,而畢爾包亦未能在工業改革方面取得進展,直接打繫了畢爾包的經濟命脈,讓這個城市遭受到嚴重經濟衰退,失業率及犯罪率不斷的飆升,後來更成為一個罪惡城市。
上世紀 90年代初期,畢爾包市政府痛定思痛,決心要將畢爾包去工業化,嘗試以藝術及文化來振興經濟,務求令這個城市轉型至服務業經濟,在過去短短的十多年,在政府大力支持及推動下,並邀請多位世界級知名的建築師參與城市改革,以藝術,美學重新包裝這個城市,除了在市內保留原有的19世紀的建築設計外,也同時引入很多新派建築藝術設計,除此之外,市政府也花了不少心思去重新規劃市區各處街道,河道整治及交通設施等等,務求將畢爾包打造成一座整潔、美麗而富有現代建築美感的活力城市。在1997年古根漢美術館正式落成後,這座奇特的金屬建築外型設計成功地吸引了世界各地人的目光,每年很多遊客都因此而慕名前來,當中也包括了我。今日的畢爾包,已經成功轉型成為一個國際知名的文化與藝術之都。
畢爾包也是另一條朝聖路北方之路所經過的城市之一,這條由法國與西班牙北部西邊境交接城市 Irun 伊倫為起點,距離130多公里大約走 5天便到達畢爾包,北方之路是一條沿著海岸缐而走的路,所走的大多數是山路但沿途風景美極。
總覺得畢爾包跟朝聖者有著相似的地方,兩者都代表著一份堅持與執著,當生存受到嚴重挑戰或威脅的時候,便嘗試去自我增值或改變並以另一種方式求存。
Burgos 跟悲傷中的朝聖者道別
走過城門離開舊城區
車票可以在 Alsa 官方網站預先購買或現埸購票
這個像牛角包的建築物是地鐡站出入口,是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ster 的時尚設計
Casco Viejo 舊城區,沿途都可以看到很多古老及現代建築物,新與舊建築物都規劃得非常好
Palacio Chavarri 查瓦里宮,位於市中心大街,由當時著名的比利時建築師 Paul Hankar 保羅漢卡於1889年設計,是畢爾包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目前已改為用作當地市議會,無法入內參觀
Iglesia San Vicente Martir de Abando ,建於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斯克哥德式建築的天主教教堂,位於舊城區
San Mames Stadium 畢爾包新聖馬梅斯球場, 2013年才落成啟用,原址是畢爾包國際貿易博覧會會場,可以容納 53000 觀眾的室內全座位足球體育埸,鄰近長途巴士站
Puente de La Salve 拉薩爾維橋,連接著通往古根漢美術館的路上
行走市中心的輕軌電車
Puente de Zubizuri 蘇比蘇里橋,出自西班牙瓦倫西亞著名建築師 Santiago Calatrava 設計的行人天橋,這座橋也是畢爾包市政府改造計劃的一部份,純白色弧形設計展現出現代化流線型的美學,天橋横跨於畢爾巴鄂河口上,鄰近古根漢美術館,現在變成了畢爾包的新地標
新城區內到處都可以見到現代化建築物
Funicular de Artxanda, 到 Mount Artxanda 亞特蘭大山的纜車站,山上可以飽覽整個畢爾包的全景,電䌫鐡路在1915年開始營運,已經有百年歷史,除了搭一趟 3分鐘車程的䌫車,也可以用走路的方式走到山頂
剛好碰上了當地一年一度的馬拉松夜跑,主辦單位正在埸地凖備中


















































看完畢爾包遊記,縱使我走不了朝聖之路,也十分想親自去探索畢爾包!我有朋友看過你的 blog,已經計劃明年去,不知疫情下,她們能否成行。你的遊記,提供了很多有用資料
回覆刪除第一段朝聖之路的遊記告一段落,期待疫情過後很快重新回到Camino 路上走那未完的路,繼續跟大家分享餘下的500公里路程的遊記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