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 2022 Via Podiensis - 學習接受疼痛
早上出門時,四周被濃霧籠罩著,從山上往市中心方向走的那段路,周邊一片白濛濛的景象讓人仿如置身於仙境之中,然後是旭日初升,陽光從雲層中慢慢地滲出來,當霧氣逐漸散去後,眼前視野變得一片寛闊,開始天朗氣清,這一路上千變萬化的景象,每次回頭看都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大概只有在朝聖路上才能看到這些平日少見的景色。
今天一整天都是走在高低起伏不定的路段,自離開菲雅克後路上遇見的朝聖者幾乎是寥寥可數,紅白標記的方向指示也越來越不太清晰,原本32公里的路,像是走進鬼打牆裡不停的在森林中打轉,我們又再次迷路了,果斷的從原路折返,繞過彎路,攀上了山坡最後終於走到高原上,看到了遠處的房屋,代表著終點在望,這一天,走在午後又熱又毒的太陽底下,還多走了幾公里,35公里的路,花了足足 9個多小時,像是走了一個世紀,雖然今天的路沒有太大起落,但雙腿仍然在承受著肩上那 9公斤的背包重量,最後的幾公里路雙腿及膝蓋因為持續作痛,唯有以極度緩慢的速度前進,疼痛好像是每一位朝聖者都必須經歷,而且會不斷的重複著直到有一天習慣了為止。
當霧氣散後,眼前視野變得一片寛闊
一口氣的走了差不多8公里後便到達Faycelles,位於海拔320米高,屬於Figeac 西南部的一個村莊,自羅馬時代一直存在,現在的村莊是從13世紀開始發展而成,14世紀時經歷了瘟疫及百年戰爭後,這城鎮幾乎是沒有居民,直到15 世紀人口才開始穩步增長
教堂內正在展出關於埃及歷史的展覽及商博良的生平簡介
教堂內聖雅各雕像
Tour Gaillarde城堡遺跡,城堡在1369年曾經被英國人佔領過,後來在17世紀被摧毀後只剩下一座小圓塔
開始進入樹林小徑,走在荒蕪的綠意之中,令人心曠神怡
讓人感到有點混亂的方向指示牌
Dolmen 2 de Pech Laglaire
位於洛特山谷以北靠近Gréalou 出口處其中的一座支石墓 (Dolmen),其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這座支石墓矗立在GR65沿路上,1978年被列為歷史古蹟,支石墓通常是由兩塊或多塊直立的石頭支撐著作為石墓的支架,經過多年的風化後只剩下以石頭作為蓋板仍然完整,石墓的地下室是安放著遺骸和陪葬物品,2013年在考古期間發掘出來的部分陪葬物品現時在卡奧爾博物館內展出
又開始走入山中小徑
穿過樹林後便來到這片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
山腳下的小鎮
看到了房屋,代表是日終點在望
經過這個石灰岩懸崖後開始走下坡路一直到達卡雅克
Cajarc 是奧西塔尼亞洛特省的一個村莊,在羅馬時期已經有人居住,坐落在 洛特河谷高原上的一座中世紀城市,位於 Figeac和 Cahors之間,卡雅克在百年戰爭期間曾經成功地抵抗了英國人的入侵,但在1574年這座城市卻在宗教戰爭中被新教徒佔領了長達一個多世紀,儘管卡雅克在過去800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入侵及破壞,但這座城市仍然保留著許多完整的中世紀建築,得益於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法國路段文化財產名錄,如今的卡亞克也開始逐漸趨向發展旅遊業
Église Saint Étienne 聖艾蒂安教堂建於13世紀,在宗教戰爭期間遭受破壞後只剩下鐘樓的基座,幾個世紀以來,教堂經歷了多次的破壞及重建,現在的建築物是在1622年重建的
朝聖者的守護神聖羅格
John Gabriel Perboyre 出生於法國南部卡奧爾附近的Montgesty,1826年被任命為神父並且在1835年被派往中國傳道,後來在武昌殉道,被吊死在十字架上,1996年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聖人,是首位在中華殉道的聖人,他的遺體在他去世後 20年於1860年被移送到巴黎聖母院內安放
卡雅克整個小鎮雖然地方不大,但這裡曾居住過幾位名人如法國知名小說女作家Françoise Sagan,前法國總統Georges Pompidou等
廣場上的古老水井,經過的朝聖者可以在此補充水份
建於中世紀時期以半木建築的木筋房屋,外牆以一根根幾何圖形的木筋構成整座房屋的框架再混合石頭來支撐著房屋,是這地方獨特的建築風格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