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 2023 北方之路 - 戰爭與和平
D39 July 13, 2023
Markina-Xemein – Bolibar – Ziortza – Munitibar – Mendieta – Gernika - Pozueta 34.5公里
Email : pozueta710@yahoo.com
早上天還未亮,各人已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離開庇護所後沿著河邊的小路走了不久便開始緩緩地向上爬,然後是穿過一段頗長的松樹林,今天的路況跟昨天有點相似,仍然是遠離大海,走在森林和石頭路上,而且都是山路,還要不斷的走上走落,但沿途有很多可以停下來休息的地方,途中也經過不少村莊,今天原計劃走到 Gernika 格爾尼卡但因為該鎮唯一的庇護所已不再營業,唯有多走 6公里到下一站 Pozueta 停留。下午兩點來到了跟畢加索其中一幅名畫格爾尼卡同名的歷史名城 Gernika,1937年 4月26日該鎮在沒有任何預警下受到德軍猛烈轟炸,這場空襲造成許多無辜平民喪生,整個城鎮幾乎被夷為平地,變成了廢墟,戰爭結束後小鎮也開始重建,經過多年以後,格爾尼卡已經從一片灰燼之中重生,但昔日戰爭的痕跡如今仍然能夠在這城市中找到印記,前人的犧牲讓我們記住曾經犯過的錯,當我們願意坦然面對過去,拒絕忘記,守護歷史,便能夠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同時這些記憶也在提醒世人反思戰爭的殘酷及傳遞和平的可貴。
執筆之時,讓我想起仍然在膠著之中的俄烏戰爭及近期發生的以巴衝突,當權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發動戰爭,不單單是平民受苦,對於自然環境也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在譴責戰爭與暴力的同時,歷史會好好的記下這一切。
Iglesia de Santo Tomás, 看起來像是一座堡壘的聖托馬斯教堂,供奉著十二使徒之一的Tomás,矗立在紀念碑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0世紀,16-17世紀期間進行擴建,門廊於1959年建成,教堂分為三部分,前部分覆蓋著十字拱頂,後部覆蓋著半月形拱頂,牆壁上分別刻有代表耶穌基督的縮寫 HIS及聖母瑪利亞的 VM,半圓形的拱門入口,主祭壇畫是19世紀作品,由木製和彩色仿大理石雕刻而成,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
Monastery de Zenarruza 修道院坐落在綠色山丘和森林之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0世紀,但目前主要的建築源自12-14世紀,是該地區為數不多的哥德式建築之一,20世紀初曾經一度被廢棄,直到1980年才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修復工程,1988年來自納瓦拉聖瑪麗亞德拉奧利瓦修道院的第一個西多會修士團成立並由其接管,幾個世紀以來,這座修道院在前往聖地牙哥朝聖路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走北方之路必經的地方
供奉聖母瑪利亞的主教堂
建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迴廊
修道院建築群內設有庇護所,為朝聖者提供住宿,聽說前一天許多在 Deba 停留的朝聖者寧願多走幾公里入住這裡,修道院有出售自家釀造的一種名為 Ziortza Beer的啤酒,在商店中可以購買得到
Iglesia de la Natividad de María 教堂是獻給聖母瑪利亞,其起源可追溯至 1366 年,原來的教堂經歷多次火災後被毀,現在的教堂是在1847年重建而成,中央的拱門內有 18 世紀的耶穌誕生像
Iglesia San Vicente Mártir 位於Arbatzegi 山上一座供奉San Vicente的教堂,他因身為基督徒而受迫害最後殉難而死,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 世紀,目前的教堂是重建於1850年至1851年之間
今天的路況是山路多也陡峭,這一天好像走得特別慢
Ermita de San Pedro and San Cristóbal, Zarrabenta 這座獻給 San Cristóbal 和 San Pedro 簡樸的修道院坐落在 Zarrabenta 小村莊的一個斜坡上,位於海拔 790米的 Oiz Mountain 奧伊茲山上,以磚石建成的長方形教堂其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1736年,18-19世紀期間進行了重建及翻修,最近期的修復在 1972年,另一次是在 2004年
Arratzu 小鎮
Iglesia santo Tomás apostol 位於比斯開省的一個小鎮Arratzu,供奉著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聖托馬斯,是當地的社區教堂,其建造歷史可以追溯至12-13世紀之間,16-18世紀之間進行了重建、修復及加固工程
山腳下是 Gernika 小鎮
午後雨勢稍緩,經過這道斜坡後便來到了Gernika 格爾尼卡
Iglesia de la Ascensión 位於 Mendieta市中心,教堂的起源和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1819年,由建築師 Juan Bautista Belaunzaran設計並且由其兒子 Pedro Belaunzaran 負責完成,整個建造工程花了接近一百年的時間,具有文藝復興和新古典主義的特徵,方形塔頂部的鐘樓是在19世紀末時期加建,屋頂部分在 2011年曾經進行了翻修
Gernika 位於巴斯克地區的格爾尼卡,該鎮由 Don Tello 伯爵於1366年建立,該鎮在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期間扮演著重要的歷史角色,特別是在1937年4月26日被德國空軍進行了長達 3 小時的猛烈轟炸,小鎮在瞬間被夷為平地,造成了大量建築物被破壞及平民死傷,摧毀了這座城市90% 的面積,重建工作開始於1940年至1950年間,如今格爾尼卡這個地方在巴斯克人心目中是代表自由與和平的象徵
廣埸上展示著當年該市遭到轟炸及破壞後的情景,令人心酸的歷史照片
Gernika Peace Museum 這座博物館是記錄及展示關於該鎮在1937年4月26日被德國空軍進行了轟炸的照片及關於該戰爭的資料,希望藉著這些展品及當年倖存者的敘述向世人宣揚及傳達和平及人權的重要性
格爾尼卡市政廳,重建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
1937年被德軍進行了猛烈轟炸後,著名畫家畢卡索創作了一幅名為格爾尼卡的大型黑白油畫,在畫中充份描繪了戰爭所帶來的恐怖,人民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無助及遭受的苦難,被世人評為最具有反戰的畫作之一,在佛朗哥去世後,1981年該幅油畫被移送到西班牙,自 1992 年以來一直保存在馬德里蘇菲亞王后國家藝術博物館,如今在格爾尼卡鎮上及博物館內也可以看到該畫作的複製品
最後的6公里路是連續200米的爬升,地勢起伏比較大,幸好是這一天最後的一次翻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