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顯示更多

朝聖之路2024年Via Francigena Lausanne to Rome - 進入帕爾馬省

D26 July 10, 2024 
Fiorenzuola d’Arda – Chirarvalle della Colomba – San Rocco – Castione Marchesi – Bastelli – Fidenza 26.3公里
**** Fidenza train to Parma 
Stay : The Host Hostel 10人宿舍房間,@EU39 + 城市稅EU1.5
自離開皮亞琴察後便開始遠離波河流域,也結束了持續一個多星期黑蚊肆虐的波河平原,往後地勢會再次往上升,代表未來幾天又要翻山了,今天是最後一天走在平坦的路上,從Fiorenzuola到Fidenza主要是沿著鄉村小路和一些柏油碎石路面行走,廣闊的平原上見不到任何大城鎮,經過的都是小小的村落,荒荒蕪蕪的,我們從皮亞琴察省走到帕爾馬省,途中會經過兩座修道院;Chiaravalle Della Colomba西多會的修道院以及已經關閉的Castione Marchesi修道院,在經過聖羅科這個小村莊後,開始進入帕爾馬省,一整天幾乎是沿著瀝青路面及公路上行走,還好經過的車輛不多,在酷熱的天氣下走路,時間過得特別慢,還好途上找到可以休息的地方,在將近到菲登扎時,又再一次穿越高速公路和高架橋樑,結果又走了超過一個小時,最後沿著自行車道直接走到菲登扎火車站,參觀大教堂之前先找一家餐廳坐下來,稍歇一會後才到旅遊局在朝聖護照蓋上AEVF的官方印章,在菲登扎大教堂關門之前快速地走了一圈,由於大教堂保存了聖徒遺物,因而成為朝聖者們朝拜的地方,最後走回車站乘火車,10分鐘後來到了Parma,受到熱浪影響,市內氣溫超過40度,走在街上覺得尤如置身在沙漠之中。
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徐徐昇起,很美的一段路

收割後的玉米田
一口氣的走了6公里就到了鄉郊小鎮 Chiaravalle della Colomba,Chiaravalle起源於中世紀,1923年併入米蘭但仍然保持著自治城鎮的特徵,主要景點是與該鎮同名的修道院建築群
進入修道院之前先穿過一個庭院

Monumento Ai Caduti Ed Alle Vittime Di Tuttele Guerre 在通往修道院路上,這座雕像是紀念所有在戰爭中陣亡者
Abbey of Chiaravalle della Colomba 是一座屬於西多會的修道院,位於皮亞琴察和帕爾馬之間,供奉聖母瑪利亞,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週邊城市之外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建於 12 -13 世紀之間,隨後在17世紀和18世紀進行了翻修及改建,建築風格從羅馬式過渡到早期哥德式,像其他修道院一樣,幾個世紀以來,經歷了戰爭、洗劫、沒收財產及驅逐之後,修道院逐漸步向衰落,直到1937 年修士們重返後才開始進行修復,1976 年,這座建築群成為國家所有,目前修復工程仍然持續進行,而且至今仍然有幾位修士居住在這裡,每年5-6月期間舉辦的 The Feast of Corpus Domini聖體節,在大教堂中殿地板上以鮮花鋪成的巨大花毯,這個近千年的傳統是由西多會修士創造,以慶祝基督聖體節,而修道院也因為這個慶祝活動而聞名,吸引很多遊客前來觀賞
進入教堂之前,在其拱頂下有一座墳墓,被認為是第一任修道院院長的墳墓,教堂有三個中殿,配合西多會的建築特色,內部簡潔,沒有華麗的裝飾,但仍然保留了典型的古羅馬式建築但又帶有一些早期哥德式元素


位於內部庭院的迴廊,是西多會建築的真正瑰寶,哥德式迴廊建於14世紀, 96 個尖頂拱門由130根大理石柱支撐

修道院由一個大型四邊形迴廊組成,主要建築是圍繞著迴廊而發展,包括面向東和西的教堂
修道院還擁有自己的酒店,位於教堂旁邊
離開修道院後沿著車道旁邊狹窄的路肩行走
不久來到了一座橫跨 A1 高速公路的高架橋,這條公路可以從米蘭走到羅馬甚至更遠的那不勒斯
然後又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在完全沒有樹蔭下又走了 3 公里後,到達另一個村莊Busseto


進入帕爾馬省的第一個村莊San Rocco ,經過聖羅科教堂

路上經過一個休息的地方,不經不覺已經走了一半的路程,距離羅馬還有六百多公里
Castione Marchesi,位於皮亞琴察和帕爾馬兩個省份的交界處,村莊的名字源自中世紀時期矗立在這裡的一座城堡

Abbazia di Santa Maria Assunta 建於11世紀,是一座古老的本篤會修道院建築群的一部分,最初由本篤會修士管理,15世紀交到奧利維坦家族,直至18世紀併入帕爾馬教區,自1948年以來成為菲登扎教區所有,教堂在翻修過程中在地板上發現了12世紀的彩色馬賽克碎片,相信是帕爾馬最古老的馬賽克,可能到達時時間太早,教堂大門緊閉,無緣進入裡面參觀
Abbazia di Castione Marchesi 建於11世紀,用於防禦但在14世紀被摧毀,由於建築物狀況不佳,不對外開放
萬里無雲的晴空

來到了Bastelli 教堂,坐在長椅上稍歇一會,順便把水瓶注滿水,教堂旁邊的餐廳已經停止運作

沿著車道旁的路肩前往Fidenza,路甚窄,幸好經過的車輛不多

終於來到了漸行漸近的終點

最後的三公里是沿著自行車道進入菲登扎
Fidenza菲登扎,該鎮起源於羅馬,以3世紀殉道聖人San Donnino的名字命名,小鎮曾經被稱為Borgo San Donnino,直到1927 年才更名為菲登扎,是帕爾馬省的重要中心,這座城市經歷過多次戰爭,1268年被帕爾馬軍隊摧毀並於1300年重建,拿破崙期間短暫受法國統治,19世紀意大利統一後被併入撒丁島-皮埃蒙特王國,二次大戰期間,菲登札遭受嚴重破壞,現在城市的模樣是經過重建,著名景點是以豐富的淺浮雕而聞名的菲登扎大教,是這座城市的標誌
Cathedral of Fidenza 這座宏偉的宗教建築始建於12世紀,由著名建築師和雕塑家Benedetto Antelami設計,建在一座古老教堂的遺跡上,菲登札大教堂是獻給4世紀初殉道的San Donnino聖多尼諾,據說這位聖人是羅馬皇帝馬克西米安最信任的人,在他決定成為基督徒後被下令斬首,傳說當聖人San Donnino被羅馬軍隊在河邊斬首後奇蹟發生,他撿起頭,走到橋下,放在即將要建造教堂的地方,而天使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這位聖人的遺物於1207年被帶到教堂裡,大教堂是倫巴第羅馬式風格,由砂岩建造,這座建築最值得注意的部分是它的立面,教掌外牆上裝飾著豐富的浮雕,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鐘樓,內部結構簡潔,沒有多餘的裝飾,教堂在1268年在菲登扎小鎮被洗劫和破壞中仍然倖存下來
教堂的大理石入口由半圓形的拱門構成,外牆上的淺浮雕是描述聖人的生平故事和殉難場景
兩側壁龕中的雕像由Benedetto Antelami創作
內部分為三個中殿,簡單而樸素,旁邊的小禮拜堂大部分是建於16世紀,寬闊的中殿讓自然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照射進來,兩側的通道由巨大的柱子和圓拱門分隔開
The Host 靠近市中心,是一間非常乾淨及舒適的旅館,屋內沒有接待處但可以透過Whatapps 與負責人溝通,入住前一天透過電郵辦理登記手續後,工作人員隨即發送密碼並在指定入住時間內自由進出屋內和和房間
公共區域非常寬敞,室內佈置舒適,讓人有在家的感覺
十人宿舍房但私隱度高
房間內設有私人儲物櫃

Fradiavolo Pizzeria - Parma 午餐的地方
美味的披薩,賣相也不錯

Trattoria Del Tribunale 以當地傳統美食為主,食物質素非常高,而且價格合理,留意晚餐時間超多人,如果不想等候最好還是事先預約

來巴馬必吃的風乾火腿拼盤
當地特式美食 - 炸麵包,老闆極力推薦,雖然是油炸但絕不油膩,以炸麵包配上風乾火腿,吃時還會帶一點咸香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