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顯示更多

朝聖之路2024年Via Francigena Lausanne to Rome - 中世紀古城西恩納

D49 August 02, 2024 
Monteriggioni – La Villa – Siena 21.6公里
Stay : Albergo Centrale  EU64 雙人房 + EU5城市稅 (booking.com)

從蒙特里久尼到西恩納距離大約22公里,沿途沒有大城鎮,所經過的都是只有幾楝房屋的小村莊和農場,清晨沿著下山的路離開蒙特里久尼,走了沒多久便進入了荒蕪綠意之中,今天的路況主要是穿過樹林、葡萄園、田野和農場,途中經過一座已被廢棄的村莊 Cerbaia,兩座中世紀城堡,然後下降到曾經是湖一部分的Pian del Lago平原,一整天,除了8公里後La Villa小鎮可以停下來休息,沿途幾乎沒有水源和補給站,托斯卡尼從盧卡到西恩納這部分是 Via Francigena 最受歡迎,隨了因為進出方便,沿路風景優美,在離開La Villa 之後沒多久,遇見一位往反方向走的朝聖者,他來自巴西,在意大利工作多年,今年剛退休,在回國之前來走一趟朝聖,兩個星期前從羅馬出發,打算一路走到Canterbury,聽說中世紀時朝聖者就是自家門前開始,翻山越嶺的走到聖殿,然後再循原路回家,我們都有共同目標,就是一路往前走,只是朝著不同方向。正午時候,終於來到了Siena,這個心儀已久一直想來的地方,我們穿過Porta Camollia進入城市,前往市中心,西恩納是托斯卡尼最重要的中世紀城市之一,這座城市以建築及藝術而聞名市內有很多建築跟佛羅倫斯相似,如西恩納大教堂,驟眼看跟聖母百花大教堂沒兩樣,歷史上這兩個地方常常發生衝突,這些鬥爭一直持續兩百多年,最後敗在佛羅倫斯與西班牙的聯軍下,受到佛羅倫斯的統治,直到19世紀意大利王國統一為止,由於在西恩納只有半天時間,加上天氣酷熱,我們只是集中兩個地點,城市中心的田野廣場和西恩納大教堂,其他地方都是走馬看花而已,從宗教角度來看,西恩納是Via Francigena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停靠站,部分朝聖者都會選擇在這裡多待一天,除了有足夠時間遊覽,也順便讓身體好好休息,隔天才繼續走路。

清晨的蒙特里久尼,羅馬廣場上空無一人

穿過 Porta Franca城門離開蒙特里久尼,以往這裡是城市主要的出入口
晨光初現,開始新的一天

回頭最後一瞥蒙特里久尼小鎮
出了城,天開始亮
托斯卡尼典型的田園風光
小徑沿著樹林一直延伸
Pian del Lago皮安德爾拉戈,這地區曾經是Lago Verano的一部分,但現已不存在,該湖位於蒙特里久尼南部,18世紀由於湖泊中的水因各種原因而逐漸減少,最後所有湖水流失,經過一段時間後變成農田
這段路相信在下雨過後,山路滿是泥濘
Castello della Chiocciola  在前往La Villa 的路上,這是一座中世紀城堡,可能建於14世紀,其圓形及方形塔樓足以證明是用於軍事防禦,1555年在抵抗法國軍隊的入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距離到達羅馬還有200多公里,徒步前往Santa Maria Leuca 是下一個目標
La Villa 旅館門外Via Francigena的標誌,這裡是到達西恩納之前最後一個休息站
老闆Marcello為路過的朝聖者免費提供各種飲料和小吃,即使是路過,都可以停下來休息或者喝一杯茶或咖啡、吃點東西才繼續,這些自發性為朝聖者提供支援在這條路線比較少,反而在西班牙常見
從外牆的壁畫已經可以體會到老闆對朝聖客的善心
再次走回山中,走在碎石路上


經過 La Villa 之後直至到達Siena 之前再沒有任何休息站

隨後攀上了一小段山坡,大部分路段都是沒有樹蔭

終於來到了Siena的郊區,這裡距離西恩納還有好幾公里

最後一段樹林路

在進入Siena 市區之前是一段頗長的公路之行,幸好經過的車輛不多
Siena 西恩納,距離佛羅倫斯大約1-1.5小時火車,是一座擁有悠久歴史的意大利城市,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保留了大量建築、雕塑作品,這座城市最初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定居點,1167年宣佈獨立,脫離主教統治,因為位處於貿易與朝聖路線上而繁榮起來,成為意大利西北部貿易、金融和藝術中心,與鄰近城市佛羅倫斯在經濟常常互相比較,甚至在領土上也常發生衝突,14 世紀黑死病爆發,失去三分二人口,這座城市開始衰落,逐漸失去其影響力,最終被佛羅倫斯統治,直到19世紀成立意大利王國為止,今日的西恩納是一座仍然保存完好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雖然是旅遊城市卻沒有像其他大城市的喧囂,即使在最多人的舊城區,也不會感到擁擠,主要景點是田野廣場及圍繞廣場四周的建築,融合藝術、宗教與建築的西恩納主教座堂及其附屬的洗禮堂也是不可錯過的地方,每年七、八月在此舉行的傳統賽馬節Palio di Siena,吸引很多觀光客前來觀賞,在節日期間房價會飆升很多
自10世紀以來,朝聖者們穿過這座城門進入歷史中心,然後一直走到此段路的終點Piazza del Campo
Porta Camollia 西恩納最古老的城門,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1世紀,這座城門曾經是軍事防禦重地,16世紀該市被圍城期間城門被摧毀,17世紀初重建,如今是進入城市的主要通道
Chiesa di San Cristoforo 位於Piazza Tolomei托洛梅廣場,對面是Palazzo Tolomei托洛梅宮,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建於11至12世紀,羅馬式風格,13 世紀這裡曾經是西恩納共和國議會舉行會議的地方,教堂多年來經歷了幾次改建, 1798 年地震後徹底重建,教堂立面改為由磚石建造帶有四根圓柱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入口兩側的雕像左右兩邊分別是Saint Bernardo Tolomei聖伯納多托洛梅和Nera Tolomei內拉托洛梅,由Giuseppe Silini朱塞佩西里尼創作,教堂的大部分藝術遺產現存在大教堂內的宗教藝術博物館內


Piazza Salimbeni薩林貝尼廣場,周邊三座建築分別是Palazzo Salimbeni薩林貝尼宮,左右兩側是Palazzo Tantucci坦圖奇宮以及Palazzo Spannocchi斯潘諾奇宮,薩林貝尼宮如今是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銀行總部,這座宮殿建於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是薩林貝尼家族的宅邸,原來的兩座塔樓只有一座保留下來,1419年被西恩納政府沒收,1866年被銀行收購,這三棟建築均由Giuseppe Partini朱塞佩帕蒂尼在19世紀改造成新哥德式風格,並且拆除了部分建築,20世紀大樓全面翻新,廣場兩側的建築也進行了改造,廣場中央的大理石雕像是Sallustio Bandini,由Tito Sarrocchi 建造,他是18世紀意大利著名經濟學家,對於該市有相當大的貢獻
Loggia della Mercanzia 在田野廣埸後面,商人涼廊建於1417年,屬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由一個寬闊的涼廊和三個拱門組成,支撐拱門的柱上有五座聖人雕像,1764 年,該建築成為當地貴族們專屬的俱樂部



城市建在坡度較高的山上,山城上上落落,城內部分地方的坡度頗陡

Duomo di Siena 是西恩納的地標之一,驟眼看跟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相似,教堂自12世紀開始興建,由於建造持續接近兩個世紀,所以建築風格不太一致,融合了羅馬式和哥德式風格,外牆採用彩色大理石建造,正面裝飾有大量威尼斯馬賽克、淺浮雕和雕像,教堂主要分為教堂內部、地下墓穴、洗禮堂、圖書館與天堂之門五個部分,裡面收藏著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珍貴的藝術品,包括壁畫和雕塑,教堂旁邊以白色、綠黑色條紋相間的鐘樓高約77米,於1313年完工
當初興建教堂的計劃是要建造一座與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同樣宏偉的建築,可惜由於14世紀黑死病的爆發,導致工程未能完成,教堂立面採用黑白相間的大理石,正面展現出兩個不同階段的建築風格,下半部羅馬式建築於13 世紀完成,而上半部哥德式的尖頂在14世紀末才完工,19 世紀,大教堂進行了大規模修復,包括在正面添加了金色馬賽克
 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 Battista 聖若望洗禮堂位於教堂的後方,於 1316 年至 1325 年間建造,哥德式風格,其中最引人著目的是整個中殿牆上的壁畫,這些壁畫主要是15世紀西恩納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
Santa Maria della Scala 坐落在大教堂對面,卡拉聖母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其歷史可追溯至 9 世紀,最初是一家醫院,為朝聖者、病人和窮人提供住宿及醫療援助,與 Via Francigena 的發展息息相關,是歐洲最早、最古老的醫院之一,後來發展成為一座展示西恩納文化和藝術的博物館,裡面除了收藏了大量來自伊特魯里亞、中世紀、文藝復興和當代藝術品,還保存了一些聖物及聖徒遺物,因而成為朝聖者的朝拜中心


這座山城的特色是斜坡及樓梯多,從這裡穿過狹窄的樓梯可以直達田野廣埸

Insigne Collegiata di Santa Maria in Provenzano 建於1595年至1604年間,這座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教堂,是市內第二重要的禮拜場所,僅次於西恩納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Francesco 聖方濟各大教堂是市內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最初是一座羅馬式教堂,建於1326年至1475年之間,後來經過多次整修,1655年,教堂遭到火災損毀嚴重,但修復工作直到兩個世紀後才開始,如今看到的是19世紀的建築,重建時改為哥德式風格,大部分裝飾都被拆除,幾乎沒有留下舊教堂任何痕跡,外牆的大理石條紋改為磚砌建造,大門上方的雕像是聖方濟各,大理石尖頂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基督,教堂正面刻有大理石紋章,15世紀的玫瑰窗是舊教堂唯一的原始裝飾,比鄰的古老修道院現在是西恩納大學的所在地
教堂的最大的特色是內部完全由黑白大理石裝飾
彩色玻璃窗由Leopoldo Maccari設計
大教堂的迴廊
Basilica Cateriniana di San Domenico 聖多明尼克大教堂是該市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是意大利守護神Saint Catherine of Siena的埋葬地,建於1226年至1265年之間,其亮點是由彩色大理石製成主祭壇裡面裝有Saint Catherine 的木乃伊頭部和手指在17和18世紀進行過多次翻修,最嚴重的損壞是在1798年地震中,修復工程一直持續到1806年才完成,教堂為磚造建築,外觀簡潔沒有任何裝飾
順著路走到教堂旁邊的廣場,能窺見山下城市的全景
眺望西恩納大教堂
這座未完成的立面是14世紀西恩納大教堂擴建工程的一部分,由於施工進度緩慢及受到黑死病影響,最終於1357年放棄教堂的擴建計劃,隨後將不穩定的建築部分拆除,如今看到的教堂立面是當時建成的一部分,遊客可以爬上100多級台階到達未完成的立面頂端,眺望整個大教堂和城市全景,考慮到安全,每次登頂人數有限
Piazza del Campo 坎波廣場,又名田野廣場,是這座城市的核心,這座以貝殼形狀設計的廣場從高向低傾斜,直徑為 333米,地面採用紅磚鋪砌並且以魚骨形狀排列,呈放射狀劃分成 9 個區域,象徵1287年至1355年執政的九位成員,周圍環繞著多座中世紀建築,其中包括Palazzo Pubblico市政廳,Torre del Mangia曼吉亞鐘樓,Museo Civico市立博物館和Fonte Gaia蓋亞噴泉,由11條狹長的街道連接山城各處,四通八達,即使走錯了方向,只要抬頭總能看到轟立在廣埸上的塔樓,便能夠輕易回到廣場,所以在城市裡不用擔心會迷路,每年的傳統賽馬節Palio di Siena都會在這裡舉行,這是一項起源於中世紀的名賽馬比賽,每年舉辦兩次,吸引大量遊客聚集在廣場前觀看比賽
Palazzo Pubblico,於1297年至1310 年間建造,是前西恩納共和國議事的地方,如今被用作市政廳,市政廳內Museo Civico藏有大量精美的壁畫,旁邊細長的鐘樓Torre del Mangia曼吉亞塔樓聳立在廣場上方,鐘樓建於1338年至1348年間,高102米,由紅磚建造,塔頂白色部分採用了石灰華,其高度與大教堂的鐘樓相同,鐘樓的四個角落分別朝向東西和南北和方向,象徵著守護著這座城市,如今,遊客可以登上500多級台階到達塔頂,俯瞰整個廣場及城市景色
進入市政廳的中庭往高空仰望就能夠看到鐘樓

廣場周邊有許多咖啡店、餐廳及售賣紀念品的商店
傳說西恩納這個城市是由被狼撫養長大的 Remus雷穆斯的兒子Senius建立,所以像羅馬一樣,城中可以找到不少母狼哺育雙胞胎的雕塑,雙胞胎兄弟羅慕路斯和雷穆斯是羅馬的建城者
Fonte Gaia蓋亞噴泉是西恩納第一座公共噴泉,是當時引水系統的一部份,始建於14世紀,當時噴泉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徵,由於噴泉是用一種容易變質的大理石建造,後來因爲狀況欠佳而重建,如今所見的噴泉是複製品,於1869 年完工
噴泉上裝飾著一系列精美的雕塑作品,中間是聖母子,旁邊環繞著兩個天使及六隻狼

Ristorante Taverna Di Cecco  無論服務及食物質素都很好,而且價錢不貴


Albergo Centrale 位於舊城區,步行即可輕鬆抵達各個主要景點,旅館位於四樓,沒有電梯,但對朝聖者或背包客不是問題
乾淨舒適的房間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