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2024年Via Francigena Lausanne to Rome - 終點前的最後100公里
由於臨時決定在羅馬多待一天,我們將原本三天的行程縮短至兩天,今天要走38公里,是上路以來最高記錄,早上五點在黑暗中起行,開始了漫長的一天,維泰博這個小鎮就像一座錯綜複雜的迷宮,路標指向城外不同的方向,讓人有點混亂,還好昨晚跟義工問了出城的路,我們從聖洛倫索廣場出發,經過教皇宮,穿過拱門,走下樓梯,離開了城牆,沿著Strada Signorino西格諾里諾街前進,走過一片工業區後,來到了由伊特魯里亞人在凝灰岩中開鑿出來的洞穴之路Via Cava Sant’Antonio,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爭論著關於這條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道路,其用途和建造方式至今仍然是個謎,由於天還未亮,在黑暗之中穿過這條狹長的道路,感覺有點陰森,走了5-6公里後我們決定繞路前往700米外的一座教堂,教堂門外有一座朝聖石碑寫著100km,來到這裡代表已經進入了終點前一百公里範圍,朝聖者只要徒步最後一百公里便可以在到達聖彼得堡大教堂後,出示每天印有蓋章的朝聖護照便可以獲得官方發出的朝聖證書,所以自昨天開始,路上看到朝聖者人數明顯增加不少,隨著越接近羅馬,往後經過的村莊,你會發現更加城市化,而教皇時代在小鎮的影響也越見明顯。在前往Vetralla的路上,沿途看到很多橄欖園,這一路上遠離了喧囂,走回大自然,經過Vetralla小鎮之後,又再次進入森林之中,廣闊的核桃園和榛樹林遍佈整個山頭,最後走過一段長長的下坡路,攀上了山坡,終於到了目的地,來到Capranica已經是下午五點,38公里的路,彷彿走了一個世紀,卡普拉尼卡位於陡峭的山坡之上,由一條長長的鵝卵石路和小巷組成,從山腳沿路步行進村,羅馬時代和中世紀建築隨處可見,走在路上讓人彷彿回到了中世紀。
沿路一直走就能到達100公里前的教堂
Chiesa di Santa Maria di Castel d'Asso 經過近期翻修的教堂,稍微偏離朝聖路線,需繞路前往,教堂門外的朝聖石像直指距離羅馬100km,入口處有印章,可自行在朝聖護照上蓋章
繼續前行,今天前段路似乎是以橄欖為主,沿途看到很多尚末成熟的橄欖
Vetralla韋特拉拉是拉齊奧大區維泰博省的一座中世紀村莊,其名字源自於拉丁文Vetus Aula,是古城的意思,坐落在海拔300米的奇米尼山脈西邊,俯瞰著聖安東尼奧山谷,靠近Lake Vico維科湖,位於曾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居住地古羅馬Via Cassia卡西亞大道沿線上,中世紀時期,其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往來羅馬地區的重要據點,由於遭受羅馬人的入侵和搶掠,在中世紀,人們開始興建城牆來保護這座城市,周圍橄欖樹林密布,以生產優質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為主要經濟來源,所以每年會舉辦橄欖油節及活動來慶祝這一年的豐收,在森林內還可以採集到牛肝菌,這座小鎮擁有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建築和古老教堂,從城市的佈局中處處可看到昔日的歷史痕跡,該地區氣候宜人,以自然風光而聞名,附近有海灘、湖泊、溫泉浴場、森林以及橄欖樹與榛果樹叢
Monastero Casa di accoglienza Regina Pacis, 修道院建於1575年,迴廊於1580年建成,修士們一直住到1962年才離開,隨後荒廢了數年,於1972年由本篤會修女買下,經翻修後除了為朝聖者提供住宿,同時也對外開放
走出森林,穿過廣闊的樹林,我們在核桃園和榛子樹下穿過,一路上都能感受到寧靜祥和的氣息
Chiesa di San Pietro 建於 9 世紀的聖彼得教堂,教堂內收藏了14世紀聖塞巴斯蒂安壁畫
Chiesa di San Francesco 建於 13 至 16 世紀的聖弗朗西斯教堂,教堂內有 15 世紀的文藝復興風格壁畫,教堂於1927年修復,現用於當地文化活動
內部裝飾卻非常華麗,值得停下來欣賞
Road to Rome Hostel 是一棟溫馨的朝聖者之家,負責人Travi來自美國,幾年前移居到意大利生活,利用自己的房子來接待朝聖客,宿舍3點後才開門,一般情況下會提供晚餐,Road to Rome是一個非牟利機構,一直致力於推廣Via Francigena這條路線,為朝聖者提供協助甚麼入住廉價或免費住宿,這裡是該協會首家公寓,在完成翻新後開始待朝聖者,由志工負責管理,今天負責接待的志工來自法國,去年走這條路線時曾經入住這裡,今年決定騰出一星期前來當志工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