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顯示更多

朝聖之路2024年Via Francigena Lausanne to Rome - 終點前的最後100公里

D58 August 11, 2024 
Viterbo – Pontarello – Vetralla – Capranica 38公里
Stay : Road to Rome Hostel 自由捐獻,提供早晚餐 (by email)

由於臨時決定在羅馬多待一天,我們將原本三天的行程縮短至兩天,今天要走38公里,是上路以來最高記錄,早上五點在黑暗中起行,開始了漫長的一天,維泰博這個小鎮就像一座錯綜複雜的迷宮,路標指向城外不同的方向,讓人有點混亂,還好昨晚跟義工問了出城的路,我們從聖洛倫索廣場出發,經過教皇宮,穿過拱門,走下樓梯,離開了城牆,沿著Strada Signorino西格諾里諾街前進,走過一片工業區後,來到了由伊特魯里亞人在凝灰岩中開鑿出來的洞穴之路Via Cava Sant’Antonio,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爭論著關於這條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道路,其用途和建造方式至今仍然是個謎,由於天還未亮,在黑暗之中穿過這條狹長的道路,感覺有點陰森,走了5-6公里後我們決定繞路前往700米外的一座教堂,教堂門外有一座朝聖石碑寫著100km,來到這裡代表已經進入了終點前一百公里範圍,朝聖者只要徒步最後一百公里便可以在到達聖彼得堡大教堂後,出示每天印有蓋章的朝聖護照便可以獲得官方發出的朝聖證書,所以自昨天開始,路上看到朝聖者人數明顯增加不少,隨著越接近羅馬,往後經過的村莊,你會發現更加城市化,而教皇時代在小鎮的影響也越見明顯。在前往Vetralla的路上,沿途看到很多橄欖園,這一路上遠離了喧囂,走回大自然,經過Vetralla小鎮之後,又再次進入森林之中,廣闊的核桃園和榛樹林遍佈整個山頭,最後走過一段長長的下坡路,攀上了山坡,終於到了目的地,來到Capranica已經是下午五點,38公里的路,彷彿走了一個世紀,卡普拉尼卡位於陡峭的山坡之上,由一條長長的鵝卵石路和小巷組成,從山腳沿路步行進村,羅馬時代和中世紀建築隨處可見,走在路上讓人彷彿回到了中世紀。


Via Cava Sant’Antonio 是伊特魯里亞人在2000多年前從凝灰岩中開鑿出來的狹窄通道,長約3公里,洞穴內的石牆最高可達15米,這條路起伏不平,蜿蜒的小路夾在高聳傾斜的凝灰岩壁之間,四周被茂密的植被覆蓋,凝灰岩是一種沉積岩,由火山噴發物堆積形成,其特徵是疏鬆、粗糙多孔,在那些沒有採取維護或安全措施的地區,岩壁往往不安全,在巨石之下行走時必須留意
Strada Signorino 又稱為伊特魯里亞之路
出了城,天色開始亮
沿路一直走就能到達100公里前的教堂
Chiesa di Santa Maria di Castel d'Asso 經過近期翻修的教堂,稍微偏離朝聖路線,需繞路前往,教堂門外的朝聖石像直指距離羅馬100km,入口處有印章,可自行在朝聖護照上蓋章
這座石碑說明我們已經進入了終點前100公里的範圍內
來到了一片樹林中,沿途到處都是綠樹林蔭

在橄欖園裡無止盡地向上攀爬


繼續前行,今天前段路似乎是以橄欖為主,沿途看到很多尚末成熟的橄欖


中午的時候終於完成一半路程,來到了Vetralla韋特拉拉的郊區
Vetralla韋特拉拉是拉齊奧大區維泰博省的一座中世紀村莊,其名字源自於拉丁文Vetus Aula,是古城的意思,坐落在海拔300米的奇米尼山脈西邊,俯瞰著聖安東尼奧山谷,靠近Lake Vico維科湖,位於曾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居住地古羅馬Via Cassia卡西亞大道沿線上,中世紀時期,其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往來羅馬地區的重要據點,由於遭受羅馬人的入侵和搶掠,在中世紀,人們開始興建城牆來保護這座城市,周圍橄欖樹林密布,以生產優質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為主要經濟來源,所以每年會舉辦橄欖油節及活動來慶祝這一年的豐收,在森林內還可以採集到牛肝菌,這座小鎮擁有歷史悠久的中世紀建築和古老教堂,從城市的佈局中處處可看到昔日的歷史痕跡,該地區氣候宜人,以自然風光而聞名,附近有海灘、湖泊、溫泉浴場、森林以及橄欖樹與榛果樹叢

Duomo di Vetralla 韋特拉拉大教堂建於18世紀初,供奉聖人Sant’Andrea Apostolo聖安德烈,大教堂的建造從1711年持續到1720年,由於資金短缺,工程曾多次被迫中斷
大教堂由一個中殿和兩側各三個小型禮拜堂組成,穹頂呈八角形,教堂內有一些木質裝飾和畫作,其中一些藝術品可追溯到12世紀


Monastero Casa di accoglienza Regina Pacis, 修道院建於1575年,迴廊於1580年建成,修士們一直住到1962年才離開,隨後荒廢了數年,於1972年由本篤會修女買下,經翻修後除了為朝聖者提供住宿,同時也對外開放
小鎮上多處都有介紹關於Via Francigena這條路線的壁畫

在進入廣闊的森林之前,先到入口處的噴泉注滿水
穿過寧靜而美麗的一片森林和榛果樹林,這一段路風景優美

還好途上有一個售賣piazza 的地方,可以坐下來稍歇休息
即埸製作的piazza果然美味
走出森林,穿過廣闊的樹林,我們在核桃園和榛子樹下穿過,一路上都能感受到寧靜祥和的氣息
Capranica卡普拉尼卡位於羅馬北部Via Cassia卡西亞大道沿線山丘上的一座山城,坐落在Cimini Mountains奇米尼山脈和Treja River特雷哈河谷之間,靠近Lake Vico維科湖,這座村莊大約在8世紀時建立,但至少沒有因為戰爭而被摧毀過,由於位處於地勢較高,可以欣賞到周圍鄉村的景色,森林、田野和葡萄園是該地區的特色之一,對於喜愛寧靜的大自然,同時又希望欣賞到該地區的文化和歷史,這裡是理想度假勝地之選,卡普拉尼卡大教堂是該鎮的主要地標之一,這座簡潔的建築反映了該鎮深厚的歷史和宗教根基,該村也因盛產榛果而聞名
走了38公里後,終於到了城裡,卡普拉尼卡的歷史中心擁有狹窄的鵝卵石街道、兩旁盡是傳統的石砌建築,Capranica卡普拉尼卡在意大利境內有兩座同名但位於不同的地方,位於羅馬北部的維泰博省是Via Francigena沿線上,另外一座卡普拉尼卡在羅馬東部的普雷內斯蒂納省
Torre dell' Orologio 是通往卡普拉尼卡村的唯一入口,城門上是一座18 世紀的鐘樓,坐落在一座中世紀城堡的廢墟上
Church of Santa Maria建於1866年,羅馬式鐘樓屬於原教堂,建於13世紀,入口處門前以寬闊的圓柱廊圍繞,據說教堂內藏有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及壁畫,可惜教堂總是關門
Chiesa di San Pietro 建於 9 世紀的聖彼得教堂,教堂內收藏了14世紀聖塞巴斯蒂安壁畫

卡普拉尼卡的全盛時期要歸功於紅衣主教Altemps阿爾滕普斯,他在16世紀末制定了重建城市計劃,將農地重新整頓,並且建造了宮殿、教堂和開僻道路,幾個世紀以來小鎮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佈局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屬於最古老的Anguillara Castle安圭拉拉城堡,進入小鎮可從位於兩座城門之間的Porta del Ponte進入,而最新的區域則位於城牆之外的新區
Duomo di Capranica 卡普拉尼卡大教堂位於歷史中心,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6世紀,由於教堂結構缺乏安全,於18世紀以新古典主義風格重建,僅保留了16世紀的圓頂和13世紀的羅馬式鐘樓,只有一個中殿,教堂內有很多創作精美的藝術品及壁畫


Chiesa di San Francesco 建於 13 至 16 世紀的聖弗朗西斯教堂,教堂內有 15 世紀的文藝復興風格壁畫,教堂於1927年修復,現用於當地文化活動
整個歷史中心就像一座錯綜複雜的迷宮,蜿蜒曲折的街道
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 Piano 其建造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目前的教堂是16世紀重建而成,傳說教堂內曾發生過許多奇蹟,這些奇蹟源於教堂內的聖母像,吸引了來自周邊地區及更遠地區的信徒前來朝聖
教堂只有一個中殿,教堂兩側各有三個小堂,天花板採用雕花彩繪木料裝飾
這些珍貴的壁畫被認為是Zuccari祖卡里兄弟的作品
內部裝飾卻非常華麗,值得停下來欣賞




Road to Rome Hostel 是一棟溫馨的朝聖者之家,負責人Travi來自美國,幾年前移居到意大利生活,利用自己的房子來接待朝聖客,宿舍3點後才開門,一般情況下會提供晚餐,Road to Rome是一個非牟利機構,一直致力於推廣Via Francigena這條路線,為朝聖者提供協助甚麼入住廉價或免費住宿,這裡是該協會首家公寓,在完成翻新後開始待朝聖者,由志工負責管理,今天負責接待的志工來自法國,去年走這條路線時曾經入住這裡,今年決定騰出一星期前來當志工
室內是個精心佈置過的好地方,一室燈光柔和,晚餐後我們一班人來自不同地方,有來自南非、法國和意大利在客廳聊天,喝酒,談一路以來經歷和有趣的故事,天南地北什麼都聊,過了一個溫馨的晚上
宿舍內只有一間可以容納6人的房間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