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歐地中海之旅 - 髒亂與美麗並存的城市拿坡里
2025.08.25 -26 Naples
Stay : Palazzo Ferrara 1952 雙人房兩晚 EU145 + 城市稅 EU18 (booking.com) 
終於來到這趟南歐旅程的最後一站拿坡里,從羅馬有火車直達,車程由1-2.5小時,視乎你乘快車或慢車,市內主要景點用雙腳便可走完,而消費比北意要來得平宜,拿坡里就像意大利其他城市一樣,是一個要用心去體會的城市,街上或地鐵站內雜亂無章、隨處可見的塗鴉,在當地人眼中是街頭藝術,但對於遊客來說是缺乏管理的髒亂,特別是從中央火車站到市中心這一段,髒亂與垃圾問題及多元化種族對遊客造成錯覺認為治安不好,確實會讓人擔心,但是只要我們保持平常心,持開放態度,或許你會覺得這裡比羅馬還要安全,拿坡里並不如意大利北部其他城市那樣整潔有序,但它的魅力卻正正是來自這種沒有修飾過的真實感,儘管許多人將拿坡里作為前往龐貝、卡布里島、阿瑪菲海岸等知名景點的中轉站,但事實上拿坡里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港口城市,可以媲美巴黎、倫敦這些大城市,如果你不介意它帶股頹廢氣息及不修邊幅,用隨心隨性的心態去看待,那麼你就能發掘到這個城市的好,那些偶爾遇上的經歷、偶爾遇上的人,都能夠讓你體驗到真實的南意風情,所以我們選擇了在這個混亂與美麗並存的城市來結束這趟旅程,當然這還需要承受一點風險。
PS : 順便跟大家分享去年參觀龐貝古城的遊記
龐貝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世紀,在羅馬統治下變得繁榮富裕,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包括廣場、神殿、浴場、大劇場及市集,是貴族們的度假勝地,可惜這片熱鬧景象在公元 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中煙滅,龐貝古城被埋在火山灰下接近1500年,直到16世紀末才意外被發現,得以重見天日,龐貝古城佔地面積非常廣闊,66 公頃土地之中有三分之二面積已被挖掘出來,大約22 公頃仍然埋藏在火山灰下,持續了接近三個世紀的考古工作至今仍然繼續。
前往龐貝交通 :
從拿坡里中央車站內的 Napoli Garibaldi 搭乘私鐵 Circumvesuviana到 Pompei Scavi 下車,車程大約40分鐘, 出站後沿著路標走大約20分鐘便抵達入口,車票可以在車站內購買,每天前往龐貝的觀光客超級多,為免排長龍,建議預先在官網購買入埸卷,如果在拿玻里停留三天,可以考慮購買 Campania 3 days pass,包含了參觀龐貝古城,拿坡里國家考古博物館及往來龐貝的交通,非常划算
龐貝分為九區,建築物比較分散,最好在入口處拿地圖跟著走,古城劃分為大型公共設施區、住宅及商業區,進埸後首先會經過城市的核心區域,包括有市集、神殿、浴埸、妓院及豪宅區,還有商業區內的餐廳、酒吧、洗衣店等,一天內要參觀完所有景點是不可能,建議挑重點來看,想要在有限時間看到想看的地方,一定要預先做功課
Porta Marina,龐貝古城有三個入口,這是其中一個,連接古城和港口的主要通道,離 Pompei Scavi車站最近的入口,是龐貝古城最古老的一座城門,入口處設有售票處及洗手間
Foro di Pompei 位於龐貝的中心地帶,是遊覽古城的起點,最初是一個開放式空間,羅馬人征服龐貝後改建成廣場,這裡是城市的核心區域,集政治、經濟和民生,是市民聚集及討論政治的地方,周圍環繞著許多重要的公共建築,包括大型市集和神殿
Basilica 一個多功能的公共建築,建於公元前120年至公元前78年間,是法院和商業交易所,同時也是市民集會的場所
Santuario di Apollo 阿波羅神殿是城內最古老的宗教場所,建於公元前 6世紀,在龐貝建立之前已經存在,神殿在公元 62年的大地震中受損,在火山爆發時仍在修復中,19世紀初,它與龐貝廣場一起被發掘出來 
Tempio di Giove 朱庇特神殿是龐貝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於公元前2世紀,位於廣場北端的盡頭,背後是維蘇威火山,神殿在公元62年的地震中遭到嚴重破壞,在火山爆發時重建工程尚未完成,龐貝大多數建築只剩下基座、斷壁殘垣或部分結構,除了事前做功課瞭解歷史之外,還要靠多一點想像力
Tempio di Iside 伊西斯神殿是龐貝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神殿,供奉古埃及神話中擁有治療能力的伊希斯女神,這座神殿展示出龐貝居民對異教持開放態度,原來的神殿在地震中被摧毀,火山爆發前已幾乎完成重建,建築風格融合了羅馬與埃及宗教元素,裡面的壁畫、雕塑和其他文物挖掘後移到拿坡里國家考古博物館內
龐貝之所以受世界各地遊客歡迎,是因為它在火山爆發那一刻被火山灰迅速掩埋,整座城市停頓在公元79年的某一日,在時間膠囊裡封存了千年,沒有受到任何破壞、改建或重建,這使得它在重新發現時仍然可以保存得很完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夠完整地呈現出古羅馬城市原貌的遺址,這也是龐貝最獨特、也最具吸的地方,這些遺跡為日後研究古羅馬歷史、建築及生活細節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資料
由於露天環境不利於文物保存,從龐貝挖掘出來的雕像、藝術品、生活用品都會被移到拿坡里考古博物館收藏,在龐貝見到的大部分是複製品,如果你對羅馬歷史有很濃厚興趣,在參觀完遺址後建議前往博物館看看那些真跡,這樣才會對龐貝有更具體的認識進入Porta Marina 後是龐貝古城的主要街道Via Marina,可通往 Forum廣場、Basilica 大會堂等核心區域
Casa della Caccia Antica 狩獵之家是一座私人住宅,以一系列描繪狩獵場景的精美壁畫而聞名,目前這個區域被限制進入,遊客只能隔著鐵閘往裡面望
Casa del Fauno 農牧神之家是龐貝規模最大的豪宅,佔地3000平方米,建於公元前2世紀,以精美的馬賽克而聞名,龐貝的豪宅佈局通常入門後就是庭院,中間建有噴泉,裡面牆身,地板及天花裝飾得美輪美奐,充分展現出其奢華,這座蓄水池上以青銅製造的跳舞小精靈法翁是複製品,為避免日曬雨淋遭受破壞,真跡都放在拿坡里的考古博物館內
Terme del Foro 這個公共浴場位於朱庇特神殿後方,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80年,浴場位於公共設施區域,以方便市民使用,男女浴場共用一個暖水系統但各自有獨立出入口,設有溫水、冷水和熱水浴埸及更衣室,穹頂天花板和牆壁以精美的灰泥浮雕和壁畫裝飾
Telamon 特拉蒙源自希臘神話人物,通常在羅馬與希臘建築中常見,以雙臂承托及支撐著上方建築物結構在古羅馬時期,公共浴埸不僅是用來沖涼的地方,更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合,龐貝有三個大型公共浴埸,包括Terme Stabiane斯塔比浴埸,Terme del Foro廣埸浴埸以及在火山爆發前尚未完工的Terme Centrali中央浴場,這些浴埸都建在市中心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是龐貝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聯宜聚集地
天花板圓形的開口用於照明
Casa dell'orso ferito 這座受傷的熊之家是典型羅馬式住宅,儘管面積不大但藝術價值極高,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大宅的名字源自入口處一幅描繪熊被長矛刺傷的馬賽克,被認為是具有辟邪作用,於1865-1868年間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在經歷1980年的地震後關閉,經過大規模修復後直到2016年重新對外開放,房內收藏著一些公元1世紀的精美壁畫和馬賽克
通往中庭走廊上保存完好的黑白馬賽克地板
售賣熟食及酒的地方,這些店鋪通常是靠近大街
Terme Stabiane 斯塔比浴場是龐貝最早建成的公共浴場,大約在公元前125年建成,在維蘇威火山爆發之前一直在運作,浴場分為男女浴區,設有更衣室、泳池和桑拿,有冷水、溫水和熱水浴埸
由於浴場並非天然溫泉,浴埸內設有地熱供暖系統,用磚將地板升高,利用熱水管進行加熱,熱空氣透過地下流通來保持整個房間的溫度
Casa dei Ceii塞伊之家是一座相對保存比較完整的羅馬住宅,屬於龐貝中產階級家庭,後院花園內有一幅大型壁畫,描繪了狩獵場景和尼羅河景觀,這幅壁畫於2021年修復完成,根據外牆上銘文的資料,考古學家推斷這棟房子很可能是地方官員的住宅
Casa del Menandro 米南德之家是龐貝最奢華的住宅之一,佔地約1,800平方米,規模較其他住宅大,幾乎佔據了整條街,屋內還設有私人浴場,在當時一般大宅是極少有,考古學家在地窖中發現超過一百件銀器餐具,足以證明了屋主的富裕程度,目前這些銀器收藏在拿坡里國家考古博物館
考古學家在屋內發現了一個印有Quintus Poppaeus姓名的印章,宅邸內的塗鴉和銘文同時也提及到這個名字,認為這楝豪華住宅是屬於Poppaea波佩亞家族的Quintus Poppaeus Sabinus,一位與皇室有關係的富商,據說他與羅馬皇帝尼祿第二任妻子有親戚關係Lupanare 妓院,龐貝城內有超過二十五間妓院,以這間保存最完整,是龐貝最多遊客參觀的地方,lupanare源自拉丁文lupa,是妓女的貶稱,妓女的身份通常是奴隸或者在酒館工作的酒吧女,所以這些妓院是給身份及地位低的人過來,最便宜兩杯酒價錢就可以交易,建築物分上下層,每層有五間房,裡面空間非常狹窄,上層的房間較大,有獨立入口
走廊牆壁上還殘留著帶有色情成分的性愛壁畫
Teatro Grande 建於公元前2世紀,典型的希臘羅馬式設計,以其天然山坡的地形建造,利用聲學原理、建築結構及材料,計算座位距離、角度來確保聲音均勻地向四方八面傳送,將舞台上的聲音反射回觀眾席,在當時沒有任何擴音設備下能夠讓 5,000名在埸觀眾清晰地聽得清楚,可想而知在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與其他羅馬劇場一樣,觀眾席是依照社會階級劃分為三個區域,最下層也是最靠近舞台位置的座位主要是給政要,中層是城中的貴族或中產階級,最高層及企位是平民百姓
Umberto I Galleria 翁貝托一世拱廊,這條購物長廊是以有米蘭國父之稱的 Vittorio Emanuele 二世的兒子 Umberto一世來命名,驟眼看建築設計跟米蘭大教堂旁邊那條購物長廊非常相似,但細看其實是一個比較粗掣濫造的建築,而且有很多吉鋪,裡面的商店都不是名店,而是 Zara、Sephora等,遊客來到只是看幾眼,拍攝幾張照片便離開
拿玻里其實有不少景點都只是虛有其表,裏面沒有什麼特別,而且缺乏保養及維修,白白浪費了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Teatro Grande 建於公元前2世紀,典型的希臘羅馬式設計,以其天然山坡的地形建造,利用聲學原理、建築結構及材料,計算座位距離、角度來確保聲音均勻地向四方八面傳送,將舞台上的聲音反射回觀眾席,在當時沒有任何擴音設備下能夠讓 5,000名在埸觀眾清晰地聽得清楚,可想而知在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與其他羅馬劇場一樣,觀眾席是依照社會階級劃分為三個區域,最下層也是最靠近舞台位置的座位主要是給政要,中層是城中的貴族或中產階級,最高層及企位是平民百姓
Orto dei Fuggiaschi 逃亡者花園靠近 Porta Nocera,在1961年的考古挖掘中發現了13具遺骸,其中包括成人及兒童,他們在逃難時被溶岩及火山灰層切斷了逃生路,最後掩埋在火山礫中,以往人們認為火山爆發來得太突然,龐貝居民未及逃難,造成了近 2萬人被火山灰活埋,但根據近代考古和歷史學家研究發現,由於在火山爆發前幾天,龐貝地區發生了多次地震,被視為是火山爆發的徵兆,大部分居民在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已經撤離,目前在城內及城外發現的遺骸大約有2,000人,估計當時龐貝居民的生還人數高達90%
維蘇威火山爆發時居民被火山灰迅速掩埋,經過長時間後,火山灰裡的身體已經完全腐爛及分解,導致骨頭與火山灰層之間出現了空隙,考古學家在空隙上鑽一個小洞,將液態石膏注入,待石膏完全凝固及硬化後移開周圍的火山灰層,還原受害者臨死前的姿勢及表情,呈現出龐貝居民在生命最後一刻的真實狀態,在現埸看到這些扭曲的軀體令人感受到災難發生瞬間的恐怖場面,也為後人提供珍貴的歷史見證
Campania坎帕尼亞大區的首府Napoli 拿坡里又稱為Naples那不勒斯
Castel Nuovo 新堡,當地人稱為Maschio Angioino安茹城堡,位於那不勒斯港口旁,擁有五座圓形塔樓,由厚實的城牆連接,具有防禦功能,13世紀安茹王朝查理一世從巴勒摩遷往拿坡里時所建的城堡,15世紀那不勒斯被西班牙帝國征服,結束了安茹王朝在當地的統治,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五世 (因為他後來征服了拿坡里,又被人稱為拿坡里的阿方索一世) 下令在新堡的入口處兩座塔樓之間加建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凱旋門,並開始進行重建,以慶祝他凱旋進入那不勒斯,如今 城堡內僅保留了最初的建築結構Cappella Palatina禮拜堂,裡面收藏了一些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直到1815年之前,城堡是那不勒斯、阿拉貢和西班牙國王的王室居所,目前是市政市博物館,用於舉辦會議、展覽和文化活動Castel dell'Ovo 蛋堡矗立在一座由兩塊岩石組成的小島上,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但目前看到的結構主要是在12世紀建造,通過一座橋樑與陸地相連,目前主要用於文化活動、會議和展覽,是拿坡里最古老、最具標誌性的建築之一,海濱長廊兩旁是五星級酒店,附近有許多餐廳和咖啡館,目前蛋堡正在進行翻修工程而暫時關閉,不對外開放
Piazza del Plebiscito 平民表決廣場,是拿坡里最大、最著名的廣場,西班牙統治期間用於軍事閱兵和公共集會,在波旁王朝時期建造了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教堂Basilica Reale Pontificia San Francesco da Paola,據說外觀是模仿了羅馬的萬神殿而建,1860年意大利統一的公民投票就是在這裡發生,為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事件,由原來的Largo di Palazzo皇家廣場改名為Piazza del Plebiscito平民表決廣場,如今廣場是舉辦大型音樂會、公共和慶祝活動的地方
Palazzo Reale 皇宮位於平民表決廣場東側,皇宮的歷史始於17世紀初,是那不勒斯以至整個意大利南部的權力中心,見證了那不勒斯從西班牙統治時期到波旁王朝結束的數百年歷史,由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三世而下令建造,巴洛克建築,自18世紀開始是波旁王朝在那不勒斯的居住地,1860年意大利統一後成為薩伏伊王朝的財產,1919年為國家財產並改為博物館,部分地區改為國家圖書館和劇院Gran Caffe Gambrinus 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咖啡館,被譽為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館之一,咖啡館正面對著平民表決廣埸及皇宮,開業於1860年,曾是知識分子、政治家和商人的聚集之處,在法西斯政權時期被視為是反法西斯集會場所而被迫關閉,部分地方用作銀行辦公室,直到1980年翻新後重新開業
室內古色古香的裝飾Sorbillo B&B老闆極力推薦的必吃披薩店,有幾家分店,被譽為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披薩,長期大排長龍
拿坡里披薩餅皮偏薄、濕潤,配料少,主要使用高品質的麵粉、天然酵母、純淨水和海鹽,麵團經過12至24小時以上長時間低溫發酵後配上番茄、Mozzarella水牛芝士、鮮羅勒葉及特級初榨橄欖油,在傳統的柴燒石窯中以溫度極高 (450°C至480°C之間) 烤製約 90秒,高溫使餅皮外部迅速定型,正宗拿坡里披薩只有兩種口味Margherita 和Marinara,拿坡里的披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
L’Antica Pizzeria da Michele著名傳統拿坡里披薩店,開業自1870年,以最傳統方法製作,每天有大量的遊客和當地人前來,不接受預訂,到達時候先取號碼,然後等待叫號入座,用餐高峰期要有久等的心理準備,因為我不想久候,我們是在早上10:30開門前來排隊,不到十分鐘就可以入座
披薩是現場人手製作,正宗的拿坡里披薩是在溫度高達攝氏450至480度的傳統柴燒石窯中烘烤 60-90 秒,店內空間有限,只有最傳統的4種口味,來這些老店最好將重點放在食物上,不要期待有五星級餐廳的服務,小費由顧客自由決定,通常在結帳時會直接詢問小費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