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Archive

顯示更多

朝聖之路2025 Via Francigena Rome to Santa Maria di Leuca 從維泰博走到羅馬


D0 2025.06.18 -19 Viterbo
Stay : Le Erbe Guest House 雙人房 EU136, 城市稅 EU8 含早餐 (booking.com)

D1 2025.06.20 Viterbo - Capranica 36公里
Stay : Road to Rome Hostel 自由捐獻  (by email)

D2 2025.06.21 Caprancia -  - Campagnano di Roma 34.5公里
Caprancia - Monterosi 20公里 ((walking)
Monterosi - Campagnano di Roma 14.5 公里 (by bus)
Stay : Ostello Campagnano - Ostello Gheltrude EU60 (by email)

D3 2025.06.22  Campagnano di Roma - La Giustiniana 28.2公里 
Stay : B&B Luminari 雙人房 EU63, 城市稅 EU12 含早餐 (booking.com)

D4 2025.06.23 La Giustiniana - Rome 19公里
Stay : Madonna della Neve 雙人房 EU91 城市稅EU12 (booking.com) - 不推薦

D5 2025.06.24 Rest day in Rome
Stay : Hotel Infinito - Gruppo BLAM Hotels 雙人房 EU105, 城市稅 EU12

Via Francigena南線傳統上是從聖伯多祿大教堂為起點,一直延伸到意大利半島的最南端 Santa Maria di Leuca,在禧年期間我們選擇從 Viterbo 維泰博出發。

將近17小時的航程,從香港到多哈再轉機到羅馬,然後乘火車來到維泰博,奔波了一整天,在沒有時差下一夜好眠,到Pilgrim office買了朝聖護照,隔天清晨五點半出發,跟去年一樣,原本五天的行程濃縮為四天,首兩天是超過30公里的路程,六月下旬是意大利夏季的開始,今年熱浪卻來得特別早,上路的第一天就迎來首個熱浪,高溫下體力消耗得特別快,走得比平常慢,最終我們花了11.5小時,來到 Capranica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不止人虛脫了,腳底也開始長水泡,第二天在 Sutri 待了很久,參觀去年沒看到的羅馬圓形劇場及洞穴教堂,因為實在不想在天黑時走路,餘下的15公里决定乘公車直接跳過,最後一天進入羅馬市區主要是城市道路,從山林回歸城市,而我們也再次用雙腳一步一步的走到聖伯多祿大教堂,安檢處那裡人山人海,移動緩慢,朝聖者出示朝聖護照可插隊進入教堂,那一刻心裏有點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屬於被禮待的少數人,最後經過地下室穿過聖門,進入教堂。原以為 2025年禧年來走朝聖的人會多,但事實上在過去四天裡,路上只遇見4位朝聖者,或許是跟天氣有關,有誰會想在接近40度的高溫下每天走路。從維泰博到羅馬最理想的安排是分 5天走,四天內完成會比較辛苦及極具挑戰性,對於體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特別在高溫下。

930公里的Via Francigena南線,看起來有點路途遙遠,也讓人充滿著期待,有趣的故事還未開始,待續…..

P.S. 想看從維泰博到羅馬的詳細資料可參考以下網址: 

Viterbo – Capranica

https://cutcutcat.blogspot.com/2025/06/2024-via-francigena-100.html


Capranica – Campagnano di Roma

https://cutcutcat.blogspot.com/2025/06/2024-via-francigena_11.html


Campagnano di Roma – La Storta

https://cutcutcat.blogspot.com/2025/06/2024-via-francigena_12.html


La Storta - Rome

https://cutcutcat.blogspot.com/2025/06/2024-via-francigena_14.html


Info Point Via Francigena e Romea Strata 為朝聖者及遊客提供資訊或協助,在這裡可以購買朝聖護照及蓋章,開放時間為10:00-13:30, 14:30-16:30周日休息,注意時間可能因季節或特殊情況而變動
Chiesa di Santa Rosa 聖羅莎教堂是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同時也是維泰博守護神聖羅莎的長眠之地,教堂旁邊是聖羅莎修道院,修道院和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聖羅莎於1252年去世,當時年僅17歲,在她去世六年後,教宗亞歷山大四世下令將她的遺體從原來的聖瑪麗亞教堂轉移到這座修道院教堂內
剛好碰上夜間遊行的宗教活動,晚上六點半開始從聖洛倫佐大教堂出發一直走到聖羅莎教堂



 Le Erbe Guest House 位於 Piazza delle Erbe 廣場上,公寓內有兩間房,每間房設有獨立衛浴,非常乾淨,老闆人很好,維泰博所有景點皆可徒步前往


Piazza dell' Erbe 清晨的街上,寂靜無人

麥當勞旁邊的小路是通往伊特魯里亞古道的方向
Strada Signorino,也被稱為 Via Cava Sant'Antonio,超過2500年歷史的古道,是維泰博與韋特拉拉之間Via Francigena官方路線其中一段,這條路是由伊特魯里亞人從凝灰岩石中開鑿出來,兩旁是高聳的岩壁,由於考慮到落石的安全問題,維泰博市政府曾將此段路修改至另一條經由 San Martino-Tobia 的替代路線,主要穿過Cimini Mountains奇米尼山區的森林區,經過San Martino al Cimino抵達Vetralla,路面狀況通常比 Strada Signorino 好,沿途遮蔭的地方較多,但要多走大約3-4公里
沿路還可以找到一些洞穴
為迎接 2025年 Jubilee Year 禧年而新增的朝聖石像

Chiesa di Santa Maria, Foro Cassio 教堂建在古羅馬城鎮Forum Cassii的遺址上,在進入韋特拉拉小鎮之前,位於Via Cassia卡西亞大道,最早的建築可追溯至 9 世紀,中世紀時期,卡西亞大道成為Via Francigena的一部分,公元99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Sigeric西格里克從羅馬返回坎特伯雷旅途中曾在此地停留,16世紀初由馬爾他騎士團管理,直到19世紀初出售給私人,2000年被Vetralla 韋特拉拉市政府買下,經過長達 20 年的修復後教堂得以保存下來,教堂周邊地區遍布古羅馬時代的遺跡,包括一些墓葬紀念碑、別墅、浴場和蓄水池,是研究古羅馬歷史一個重要的考古區域,這座教堂長期處於關閉狀態中,入內參觀真的要很靠緣份
教堂內部收藏大量11-17世紀以宗教故事為主题的古老壁畫,目前僅展示最古老的部分
Capranica卡普拉尼卡是伊特魯里亞文明的核心地帶,周邊地區留下了大量關於Etruscan伊特魯里亞墓葬群的考古遺跡
Road to Rome Hostel 專為Via Francigena的朝聖者而設,提供六個床位,需提前透過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繫,以確認床位,去年也是住在這裡


早上從城門離開Capranica
從 Capranica到 Sutri所經過的茂密樹林,小溪、木橋,空氣中瀰漫著森林的氣息
Sutri蘇特里許多景點都與伊特魯里亞和羅馬歷史有關,考古公園是朝聖者及遊客不可錯過的地方,園區內包括多處古蹟,伊特魯里亞墓地,羅馬圓形劇場和洞穴教堂,與其他圖西亞城鎮及羅馬比較,蘇特里的歷史更為悠久,是一個濃縮了伊特魯里亞、羅馬、基督教歷史精華的考古遺址
蘇特里城鎮建在火山凝灰岩的高地上,屬於易守難攻,從伊特魯里亞到羅馬時期,極具戰略地理位置
Necropoli Etrusca 墓葬群是古伊特魯里亞文明留下的重要遺址,這些墓室是直接在凝灰岩懸崖上鑿出,形成了一排排看似洞穴的墓室,目前已記錄到大約有60多座墓穴,最初是伊特魯里亞人的墓葬地方,後來在羅馬人統治蘇特里後繼續沿用此習俗但增加了壁龕墓,用於存放骨灰龕,中世紀時部分墓穴被改變用途用作教堂,例如Mithraeum米特拉神殿 (Church of the Madonna del Parto)
Anfiteatro romano di Sutrium古羅馬圓形劇場,完全由火山凝灰岩開鑿而成,沒有任何外來物支撐,其歷史介乎於奧古斯都時期和早期羅馬帝國之間,面積雖然比羅馬鬥獸場小但至今仍保存完好,劇場呈橢圓形,可容納大約7,000名觀眾,觀眾席分為前排、中排及後排三個區域,主要用於觀看角鬥士表演
在中世紀及後期,劇場廢棄後被土壤及植被覆蓋,直到19世紀當地居民在附近進行挖掘時才意外發現了遺址
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 Parto 在圓形劇場不遠處的山坡上,最初是屬於古羅馬Mithraeum米特拉神的祭祀場所,所以又被稱為米特拉神殿,米特拉教是一種起源於波斯,並在羅馬帝國時期廣泛傳播的秘密宗教,只接受男性加入,其教義主張重視紀律、忠誠、服從,受羅馬士兵歡迎,中世紀改為基督教教堂,供奉聖米迦勒大天使,隨後改為供奉聖母,目前看到的教堂建於13至14世紀之間,參觀教堂可以在圓形劇場售票處預約
牆壁上裝飾著可追溯到 13 至 14 世紀的中世紀壁畫



其中最著名的是祭壇後面的聖母瑪利亞抱著嬰兒耶穌的畫像
歷史淵源深厚的Campagnano di Roma,從伊特魯里亞時期一直延續到現代,該地區最初是伊特魯里亞人的聚居地,考古學家在附近的Veio Park維奧公園考古發掘中已證實了這一點,在中世紀這裡是Via Francigena前往羅馬的重要停靠站,公元990年,西格里克大主教從羅馬返回坎特伯雷途中曾在此地停留
Ostello Campagnano - Ostello Gheltrude 位於山上的溫馨小木屋,去年也住在這裡,Campagnano 平價的住宿選擇不多

Campagnano di Roma 當地社區慶祝禧年的宗教活動之一,大清早已經開始以鮮花佈置


Sanctuary of the Madonna del Sorbo 坐落在Sorbo Valleys索爾博山谷中,據說聖母瑪利亞曾在此顯靈,教堂建於15世紀初,由坎帕尼亞諾居民興建,獻給聖母瑪利亞,中世紀這裡是一個重要的朝聖地
教堂內部曾經進行了多次修復,包括對後殿壁畫的修復

Veio Regional Park 維奧公園,拉齊奧大區第四大公園,公園景觀多樣,由連綿起伏的丘陵、森林峽谷以及平坦的山谷底組成,是一個重要的生態區域,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公園內遍布伊特魯里亞文化的痕跡,包括墓葬群、神殿遺址及從凝灰岩中開鑿的洞穴路,是Via Francigena朝聖路線必經之路



在進入城市之前最後一段鄉村路正好遇見牧羊人正在放羊

這段路程地勢起伏較大而且沿途也沒有特別吸引人的景色

位於 Sorbo Valley 索爾博山谷維奧公園內的人工瀑布,瀑布的名稱來自一座利用水流動力運作的穀物磨坊,為坎帕尼亞諾迪羅馬及周邊地區的居民磨製麵粉,是當地的經濟中心,磨坊一直營運到20世紀才關閉,瀑布旁邊拾級向上有一家餐廳

Isola Farnese 設有游泳池的酒吧,是本地人聚集的地方,可以在這裡蓋朝聖印章

老闆免費提供的小吃

B&B Luminari 位於羅馬郊區,位置比較僻靜,附近沒有餐廳,我們在沿路經過的超市買了當天晚餐
房間空間大,乾淨舒適
早上繁忙的卡西亞大道,過去幾天幾乎一直沿著它延伸,古道的設計目前無法應付現代的交通流量,路肩狹窄,喧囂的街道上車輛不停的在身旁呼嘯而過,尖銳的響按聲此起彼落,從這裡走到羅馬市中心這段路不好走,車流、噪音、髒亂、垃圾,讓人特別懷念之前那些人少、車少、寧靜的鄉間小路
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後,終於可以離開高速公路,開始進入Riserva Naturale di Monte Mario馬裡奧自然保護區,Monte Mario是羅馬市內最高的山丘,視野極佳,可以俯瞰到台伯河和梵蒂岡城的聖伯多祿大教堂圓頂,在中世紀,是朝聖者從北方一路走來第一次看到羅馬城及梵蒂岡的地方,自然保護區是多種鳥類的棲息地,擁有多樣的植物,考古學家曾在此發現屬於古代海洋沉積物,蘊藏豐富的海洋化石
公園內沒人,感覺相當偏僻,完全想像不到大城市羅馬已經近在咫尺

永恒的羅馬城
為迎接 2025年 Jubilee Year 禧年,Via Francigena EAVF 協會在沿線上增加了不少路標,特別是接近梵蒂岡最後的一段路,背景的建築物是Villa Mellini梅利尼別墅,曾經是Cardinal Merini紅衣主教梅里尼的別墅,後來改成天文台,如今是Museo Astronomico Copernicus哥白尼天文博物館所在地
這次最終目的地不是羅馬,而是意大利東南部普利亞地區最南端的 Santa Maria di Leuca,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離開公園的大門,去年因為山火大門關閉了,最後我們攀過公園的側門離開
終於來到了擠滿遊客的梵蒂岡,走了四天,再一次用雙腳走到聖伯多祿大教堂,有點驚訝自己抵達時竟然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安檢處那裡人山人海,排隊的人潮移動緩慢
Holy Door 每隔 25年禧年或特別日子才會打開的聖門,聖門於去年平安夜由前任教宗方濟各主持了開啟聖門的儀式,一直開放至2026年1月6日,在禧年結束後聖門將會再次關閉,下一次打開聖門是 2050年
信徒們在禧年期間走過聖門,象徵罪過被赦免、靈魂獲得救贖與新生
聖彼得雕像,他的部分遺骸存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的地下墓穴內,教堂在1940年期間進行考古挖掘,發現了一個墳墓,旁邊刻有希臘文,寫著Petros eni,被認為是聖伯多祿的安息地方,教宗保祿六世於1968年確認這些被發現的遺骨是屬於聖伯多祿,這也是朝聖者們千里迢迢一路走來這裡的原因,這些發現同時讓羅馬成為世界上最神聖的基督教地方之一

Santa Maria Maggiore Santa Maria Maggiore 聖母大殿是第一座獻給瑪利亞的教堂,建於5世紀,是羅馬四大聖殿之一,也是該市最古老的教堂,自16世紀以來一直雄踞在羅馬市中心,大殿內以華麗的壁畫及馬賽克而聞名,壁牆上或聖壇上都用上大量浮雕,加上金色為主的配色,看上去非常有氣派,這裡也是多位教宗的長眠地,包括教宗克萊孟八世和保祿五世及今年去世的教宗方濟各,在12至13世紀,聖母大殿一直是活躍的禮拜場所
聖母大殿的聖門,這扇青銅門鑄造於2000年,羅馬天主教會的四座宗教聖殿都設有聖門 Porta Santa,除了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教堂,還有這座位於羅馬市的聖母大殿,拉特朗聖若望大殿以及城外聖保祿大殿,這四座聖殿的聖門都是在禧年期間才會打開,在宗教意義上都是為了讓朝聖者走過以後能夠獲得大赦
The tomb of St Francis 已故教宗方濟各選擇在聖母大殿作為長眠之地,而非傳統的聖伯多祿大教堂,除了出於他對聖母的敬意,也非常喜愛此地,每次出國訪問前後都會來到聖母大殿的聖母像前祈禱,方濟各生前曾經透露希望死後能夠安葬在聖母大殿內,墓碑以簡樸為主,僅刻上他的拉丁文名字,完全符合他生前奉行的謙遜、樸實的風格
Hotel Infinito - Gruppo BLAM Hotels 離特米尼火車站有點距離,徒步大約20分鐘,提供行李寄存服務,員工非常親切,位於安靜的街道上,附近有很多咖啡館,離超市很近,羅馬一般的旅館價格一點也不平宜,這家可以算是價格合理及不錯的住宿選擇
地下公共區域
提供免費行李儲存服務

留言

熱門文章